龙舟世运首秀中国无金却欣喜
10日上午,成都世运会兴隆湖湖滨赛场下起瓢泼大雨,但难以阻挡民众观看龙舟项目各项决赛的热情。
这是龙舟首次正式划进世运会赛场。当日龙舟项目收官,比赛场次的门票早早售罄,现场人头攒动。赛场区域外,兴隆湖边也聚集了不少民众。
8月10日,乌克兰队庆祝获胜。当日,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龙舟8人座公开组500米决赛中,乌克兰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印度尼西亚队继首日拿下龙舟世运会历史首金后,又在当日的比赛中获得8人座公开组200米、10人座500米两枚金牌,乌克兰队在8人座公开组500米、10人座2000米追逐赛中夺冠,泰国队也在10人座200米收获一枚金牌。
尽管龙舟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中国队在世运会龙舟项目中并无优势,这在9日首金的争夺中就有体现。
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中,印尼队以9分08秒12的成绩,拿到世运会历史上首枚龙舟金牌。而获得第二名的中国队,与他们的差距竟然有11秒之多。赛后接受采访时,印尼队教练苏利亚迪·穆罕默德谦虚地说:“其他队的实力都很强,他们准备也非常充分,我想我们只是更幸运一点,所以能获得金牌。”
事实上,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项龙舟比赛的成绩来看,印尼队已是名副其实的劲旅。2024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龙舟项目资格赛中,印尼和泰国总积分排名前两位,获得参赛资格。
8月10日,印度尼西亚队(前)在比赛中。当日,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龙舟10人座500米决赛中,印度尼西亚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我们国家,龙舟非常受欢迎。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有公司员工、警察、学生等。但龙舟运动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大家总是齐心协力一起奋斗。”苏利亚迪·穆罕默德说。
龙舟运动强调集体协作,要求每名队员都能以团队精神完成比赛。这项运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能够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竞技交流,彰显体育精神。正因如此,龙舟此前曾作为表演(展示)项目登上世运会及东京奥运会。本次成都世运会中,龙舟首次成为正赛项目。
作为龙舟发源地和东道主,中国在世运会龙舟项目中无金牌入账,让很多首次关注龙舟项目的民众颇感意外,甚至无法接受。但采访过程中,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共同的想法:从推广龙舟运动的角度,这不是坏事。世界各地对龙舟的喜爱及重视程度,远超国内很多民众的想象,这恰是普及龙舟运动的成功。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名龙舟爱好者,开展龙舟运动的国家和地区近百个。今年端午节期间,美国、英国、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举办了龙舟活动。
“世运会龙舟项目一票难求,可以看出民众很认可龙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喜欢这个项目的人也很多。很多国家的民众在周末、节假日都会参与这项运动。”成都世运会龙舟国际裁判赵晓俐说。
8月10日,冠军泰国队(后)、亚军中国队(前左)和季军乌克兰队在颁奖仪式上合影。当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龙舟10人座200米决赛在兴隆湖湖滨赛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龙舟本身承载的意义也逐渐被外国的从业人员发现。“我在缅甸推广龙舟运动15年,和大部分水上运动相比,龙舟的魅力更在于把所有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缅甸龙舟皮划艇协会主席高太敏说。
龙舟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旅途,如德国发明了材质轻便的新型龙舟,美国华人曾为肯尼亚捐赠龙舟,助力龙舟划向非洲。世运会龙舟赛场上各队的出色表现,折射出龙舟运动在世界各地已“开花结果”,也折射出国外民众对包括龙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
某种意义上说,发源地及东道主无金入账,并不是件坏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体育文明的深度融合,正让千年龙舟在更广范围焕发崭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