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歌手Yuri刷屏全球我们到底在迷恋什么?
6月初,一支名为《SURREAL》的AI音乐MV火爆出圈,占据各大社交媒体热榜。
全网播放量破1000万,600万来自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400万在中国大陆,连北美观众也开始关注。
这个让各国受众集体上头的虚拟偶像,背后是汗青工作室AI.TALK品牌创始人,赵汗青。
他是在eBay、阿里、京东摸爬滚打15年的互联网老兵,但并不是搞技术出身。
2022年AIGC浪潮来临时,他就在思考AI怎么才能和他的特长融合,直到今年,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Yuri。
团队为它开设了微博,与艺人同样的经营逻辑,她有自己的人设,业余生活喜欢撸猫、听音乐,和朋友亲切互动。
拍日常vlog,调皮搞怪,和现实中的二次元少女一模一样,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人。
这是真正的“人机协同”,我们可以相信,未来大概是一个经纪人,操盘100个AI艺人。
最早的玩家还在依赖线年推出的 “超越 AI”,直接拿杨超越的声音做原型,让粉丝开心地玩了一波。
这种声音克隆逻辑很简单,把艺人的声纹数据喂给 AI,让机器学会模仿语气、转音甚至呼吸感,对AI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紧接着腾讯音乐推出了首个虚拟音乐人“小琴”,她能唱流行、R&B、国风,音域之宽超过任何歌手。
最有争议的一波是“AI 孙燕姿” 的横空出世,没人知道具体是谁在操盘,只看到她在 B 站、抖音神级翻唱。
最后孙燕姿本人甚至发长文调侃,她是冷门歌手,粉丝已经跳槽,AI如今才是顶流。
而AI歌手真正让年轻人接受,就是从完全脱离真人,有了独立的人类外型开始。
比如B站上的虚拟艺人六六,凭借甜美的外形,温柔的嗓音,让许多宅男以假乱真。
当然要想商业化,仅有画面的唯美是不够的,背后的团队还需要更多的实力与运作。
比如Yuri的团队,没找任何原型歌手,而是让AI学习全球10万首流行曲的旋律结构、100 种语言的发音规律,“捏” 出了独特声线。
赵汗青认为,这种原生感让 Yuri 避开了版权争议,也让她的音乐能同时打动日韩听众。
上线不到半个月,国际大牌The North Face 就抛来橄榄枝,成了全球首个AI原生歌手与一线品牌的合作案例。
10秒唱85字的极限语速,比人类rapper的咬字还清晰,还会突然飙出一段戏腔。
端午龙舟节,作为广州首位AI龙舟宣传大使,用粤语说唱演绎《一水同舟》,让非遗文化多了层赛博滤镜。
甚至还能唱中英双语混合说唱,与国漫巅峰IP合作,担纲电影《画江湖不良人》星推官,演唱推广曲《不灭此心》,登顶7榜第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AI发展迅猛,实际上无法取代真正专业的人士,而是推动了更优质的作品。
赵汗青说过一句话:“AI不是让你偷懒,而是让人们更挑剔。” 这句话背后,藏着 AI 赛道的生存逻辑。
Yuri的团队就是如此,AI能10 分钟出 5 版旋律,但他们会花 3 天筛选,再让人类制作人调整细节。
在他看来,AI时代的内容竞争,人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是比谁生产得更快,而是谁的记忆点更独特。
同时也有人看清了时代的发展趋势,AI歌手包括所有的AI作品,都让我们更清醒的了解未来。
那是我们会明白: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机器变得像人,而是人与机器一起,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我们秋叶最新上市的两本AI新书,一本许晓波的《AI公文写作》,一本我和宋宋合著的《DeepSeek文案变现》。
宋宋是秋叶写书课老学员,我邀请她合著,去年我们写的《秒懂AI文案》已印刷4次,今年再合作《DeepSeek文案变现》,后续还会继续出。
许晓波是秋叶写书课新学员,是十年体制内笔杆子,我力邀他撰写《AI公文写作》成为”和秋叶一起学“系列图书。
有学员说,写书私房课像磁铁,我们要的就是合作共赢:借势破圈,把蛋糕做得更大。
我们写书私房课已经帮327名新手作者成功出书,他们都是怀揣出书梦想的普通人,可是今天,也都借由出书,实现事业与生活的跃迁。
不用担心,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全套服务,从选题、大纲、写书到卖书,都有专业系统的方法:
如果你也想圆出书梦,拥有自己的作品,马上添加咨询顾问,加入新人作者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