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深耕希望田野—“一路相伴”项目三维赋能山区儿童成长
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2023年起执行“一路相伴”山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项目,提供驻校社工服务,在“心理健康、行为养成、发展教育”给予儿童协力,支持山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春华秋实,万物生长。今年春季学期,“一路相伴”山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项目以创新“深走校”机制为核心,通过社工课程、小组活动、环境微改造等十五大服务模块,为陕西省宝鸡地区三所项目学校提供精准支持,累计服务师生超万人次,填补了山区学校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育上的空白。
项目持续升级校园社工室六大功能区,使其成为集学习支持、情绪疏导、创新实践于一体的核心平台。36名儿童志愿者深度参与日常管理,保障空间高效运转。校园广播站播报心理健康、节日文化等主题内容72次,成为浸润式育人新阵地。
项目围绕自我认知、社会意识等五大能力维度系统发力:主题课程体系化:开展42课时社工主题课,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提升儿童社会情感技能。专项小组深赋能: “学习力提升”“情绪魔法师”等25课时小组活动,助力学生掌握压力管理与高效学习方法。多元活动拓视野:绘本阅读活动开展24次,乐高创意搭建活动实施16次,在激发想象力同时锤炼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突破校园边界,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家庭环境优化:家访评估30户家庭,为9户困境儿童实施学习空间改造与生活设施升级。亲子关系升温:6场社区亲子活动吸引120余组家庭参与,非遗体验与情感游戏同步发放家庭教育工具包。
心灵守护深化:“心语触动”交流活动开展36场,个案服务24次,为6名学生提供深度心理支持。阳阳(化名)是受助者之一,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支持家庭生计,母亲身体不好是阳阳主要的照顾者。因缺失父亲的长期陪伴,阳阳曾对父亲产生误解,觉得父亲不爱他,即使父亲与他通电话或偶尔回家团聚,他在情感上都很排斥。社工了解到情况后,通过每周一次的亲情电话,让他与父亲互相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增进情感的连接,通过心语信箱触动交流活动,鼓励他通过信纸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远在他乡的父亲,父亲简短的回信在字里行间却给予了他温暖的鼓励和支持,社工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逐渐的让他转变了对父亲的态度,开始理解父亲的不易,关心父亲的身体,帮助母亲分担家务,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该项目已惠及超过300名儿童及其家庭,80%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项目结合端午、植树节等节点举办12场校办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艾草门挂、环保龙舟,在文化实践中深化认同。阅读月活动引导孩子从《盘中餐》感悟劳动价值,从《一团青菜成了精》激发奇思妙想。
春耕已毕,夏耘待发。从校内社工平台到家庭微环境,从个体能力发展到群体文化滋养,“一路相伴”项目正联动学校、家庭与社区资源,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静待每颗种子自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