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盛会激发东莞城市活力 让赛事“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
主干道上赛事旗帜迎风招展,路灯披着全运会主题“新装”,各大商圈LED大屏不时跳出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萌趣身影……漫步东莞街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浓厚赛事氛围扑面而来。东莞正以“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为理念,激发城市活力,积极探索“赛事+”融合发展,让赛事“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东莞承接了5个比赛项目(十五运会项目2个、残特奥会项目3个)。
一场盛会就是对一座城市综合能力的“考试”。目前,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东莞篮球中心、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石龙中学体育馆等四个承办场馆的改造工程均已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并未新建任何场馆,而是通过对现有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创新做法既降低了办赛成本,又能有效避免赛后场馆闲置问题,成为“简约办赛”理念的典范。
如今,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焕新亮相,馆外的周边环境也随之提升。每天清晨,整洁宽敞的广场上都会汇聚众多热爱运动的市民,他们或打羽毛球,或悠闲慢跑。长期在此晨练的市民陈先生感慨道:“体育馆改造后,运动设施一应俱全,我每天来锻炼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
东莞是国际制造业名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带来精彩激烈体育赛事的同时,也在带动“东莞制造”知名度、美誉度的整体提升。7月17日,残特奥会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在莞开赛,由莞企自主研发的智能康复设备、信息无障碍技术产品亮相比赛场馆,对外展现“东莞制造”的硬核实力。
残特奥会东莞赛区执委会在赛场旁精心设立两大展区,其中,信息无障碍体验区重点展示了东莞电子信息龙头企业——viv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听障群体量身打造的“vivo听说”和“vivo手语翻译官”。前者支持11种方言语音转文字与文字播报,解决听障人士在嘈杂环境、弱网下的沟通难题;后者融合手语识别与虚拟人技术,实现汉语到标准手语的实时翻译与教学,架起听障人士与健听人群沟通的桥梁。来自广东潮州的听障运动员曾哲浩在深度体验了“vivo手语翻译官”后,通过手语表示:“这些科技产品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东莞的创新能力和城市温度。”
对于东莞企业而言,有了赛事的“加持”,不仅产品热销,也会让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迅速扬名。东莞此次有三家企业凭借开发设计能力和生产渠道,拿下了十五运会潮玩品类的官方特许生产权。在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化身毛绒挂件、解压吹泡泡挂件等多种形态,仅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就有近50家零售商和该企业达成了订货意向。
据悉,东莞计划通过承接十五运会相关比赛,推动本土企业参与赛事赞助和赛会产品销售、制造,构建“赛事IP+潮玩”联动发展模式。
“全国篮球城市”东莞拥有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羽毛球、马拉松、斯诺克、电子竞技等各类体育项目同样在此蓬勃发展。从专业场馆到社区广场,从传统体育到潮流运动,东莞处处涌动着蓬勃的体育活力。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消费场景带动着旅游、餐饮、购物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增长。东莞近年来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加强文旅与消费、潮玩、体育的跨界融合。例如,市镇联动开展“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推出美食文化展示等美食体验和消费活动,多渠道推广东莞烧鹅、东莞腊肠等特色美食,打响东莞食品招牌。
十五运会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也在助推东莞进一步探索“赛事+”融合发展——东莞尝试打通“赛事流量—消费增量—城市能量”的转化通道,设计推出“全运会东莞必打卡线路”,串联比赛场馆与文化地标,提供联动套票、接驳交通等服务组合,让游客一边观赛一边游览城市;加强赛事与文旅、消费、潮玩、体育跨界融合,推出“一程多玩”主题活动,打造龙舟、莞香、麒麟等集非遗展示、文创消费于一体的“非遗展示区”,积极邀请参赛运动员到东莞打卡游玩,通过运动明星效应带动旅游,让赛事“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
与此同时,东莞还计划以承接十五运会篮球赛为契机,联动筹办广东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等大型篮球赛事。策划推出篮球文化专题展览,力争承办广东体育产业博览会(篮球专场)。
“看全运,打篮球,进莞来!”东莞已向全球观众发出盛情邀约,共同见证这座“运动之城”的风采和实力。
夜幕降临,位于东莞市南城体育路的凯佳羽毛球馆灯火通明,29片场地均被羽毛球爱好者占据,“砰砰砰”的击球声和搭档间的喝彩声在球场上交织升腾。羽球达人陈世华每周都会来此打两三次球。在他看来,城市因十五运会的到来更加精彩,东莞的体育热潮正在持续升温,而这也是全民健身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陈世华是四川人,来莞已将近三十年,如今在一家外企任职。网名叫“老K”的他是多个羽毛球群的活跃分子。他说:“羽毛球运动体现的是一种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球赛,坚持往往是最难的,放弃是最容易的,但是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唯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战胜一切困难,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现在东莞街头有关十五运会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这些运动元素跟东莞这座城市的气质很契合。”陈世华说,如今,东莞的羽毛球氛围越来越好,不仅步行15分钟就有羽毛球馆,而且热爱打球的人也越来越多。
清晨的东莞,公园内、东江河畔甚至是街头巷尾,晨跑是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今年42岁的万日锋是东莞本地人,十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用跑步唤醒新一天的活力,用脚步感受城市的变化。东莞把十五运会和加快改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紧密结合,如今,万日锋这些热爱运动的市民有了更多的健身场地。
“近年来,东莞的生态环境、运动设施不断完善。以我住的万江街道为例,现在基本上每个村、社区都有绿道,有些还是沿江而建,一边跑步,一边欣赏江边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万日锋说,从最初孤单地跑在灰蒙蒙的江边,到如今与跑友们一起奔跑在岸绿景美的绿道,自己用足迹见证了万江一河两岸风景带的蝶变。而随着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跑步活动中来,感觉这座城市的变化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一步步地奔向更好的未来。
十五运会的到来,让万日锋很兴奋,“东莞是‘全国篮球城市’,此次将承办十五运会篮球(五人制男子成年组)比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规格、高水平的赛事,我一定会去到现场,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东莞这种积极承办、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做法,可以让更多普通人参与体育,享受运动快乐,点燃体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