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GAME)体育控股有限公司官网

千年龙舟“破浪”出圈:从端午竞渡到全球竞速

  

千年龙舟“破浪”出圈:从端午竞渡到全球竞速(图1)

  今年端午假期,全国多地掀起“龙舟热”。图为2025大理洱海龙舟公开赛现场。

  鼓声如雷,桨影翻飞,龙舟似离弦之箭破水疾驰,7月4日至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的第六届泛美俱乐部龙舟锦标赛盛况空前。

  赛龙舟,这项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和体育活动,正跨越江河湖海,从节庆民俗活动蜕变为全民健身的热门项目,“划”向全世界,续写着传统“碰撞”现代、历史交织未来的崭新篇章。

  “我附近的九游体育健身场馆有哪些?”

  龙舟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民间流传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相关。随着时间推移,龙舟活动从祭祀仪式逐渐发展为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的民俗活动。

  赛龙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长久以来,南方地区因水资源丰富,一直是龙舟运动的活跃地带。

  在广东省,这里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且极具特色。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龙船透底挖”开始,整个广东便沉浸在龙舟赛事的热烈氛围中。各乡村的龙舟纷纷从沉睡中苏醒,人们精心修缮,为即将到来的竞渡做准备。

  端午节前后,大大小小的龙舟赛事在广东各地水域密集展开。广州市猎德街道热闹非凡的“龙舟招景”仪式,吸引众多村社的龙船汇聚一堂、舟楫相连,两岸观者如堵,欢呼声、锣鼓声交织,场面蔚为壮观。佛山市叠滘村紧张刺激的“龙舟漂移”大赛更是别具一格,龙舟在狭窄曲折的水道中如离弦之箭,上演着惊险刺激的漂移绝技,吸引无数市民游客前来围观,感受独特的水乡风情与竞技魅力。

  而在北方,尽管水资源相对匮乏,但近年来龙舟运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北京,圆明园、昆玉河等水域时常能看到龙舟竞渡的场景。这些赛事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成为展示北京多元文化的窗口。

  辽宁省沈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北方地区则结合北方冬季寒冷的特点,创新推出冰上龙舟项目。冰上龙舟将传统龙舟运动与冰雪运动相结合,参赛运动员们在冰面上驾驭特制的冰龙舟,以独特的方式演绎着龙舟文化,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热烈的色彩,也让更多北方民众有机会接触和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

  此外,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日照市等沿海城市,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龙舟项目。每年夏季,海上龙舟赛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吸引众多国内外队伍参赛,促进了龙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发展。

  国际冰上龙舟联合会主席罗忠义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龙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精神,其蕴含的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品质凝聚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为了提升龙舟产品质量,推动龙舟运动规范化发展,《龙舟》国家标准(GB/T 38393—2019)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单位牵头起草,联合国内多家知名龙舟制造企业共同制定。标准涵盖龙舟分类、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明确竞赛用龙舟、训练用龙舟等分类标准,规定浮性、水密性、强度等性能指标,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该标准还对环保材料的使用作出要求,契合绿色发展理念。这一标准的实施,为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国际化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4日至6日,第六届泛美俱乐部龙舟锦标赛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阿根廷等国家的205支队伍、超30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我附近的九游体育健身场馆有哪些?”

  同在加拿大,不久前,一年一度的加拿大渥太华龙舟节刚刚落下帷幕,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冠名的“熊猫杯”挑战赛亮相此次渥太华龙舟节。中国驻加拿大使馆还在龙舟节现场设置了中华文化展位,展示中国旅游宣传图片和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民众驻足观赏、互动交流。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表示,龙舟运动源于中国,象征拼搏进取和团结合作。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希望两国发扬龙舟精神,团结合作,交流互鉴,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希望更多加拿大民众通过龙舟文化了解中国,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龙舟在2020年(因疫情延至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作为表演项目亮相,进一步提升了龙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据了解,龙舟运动已经传播到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

  在非洲,龙舟节已成为南非开普敦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活动期间,龙舟竞渡、“龙舟拔河”趣味赛等精彩赛事轮番上演。现场还设有中华文化互动区,民众可以品尝粽子、饺子等中国美食,体验书法、投壶等传统文化活动。

  此外,阿根廷的端午节龙舟大赛、英国的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等赛事也已举办多年,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当地一项极具影响力的民俗盛会。

  在北京市凉水河畔的水上运动中心,每到下午,龙舟训练基地便热闹非凡。来自周边大学的学生们纷纷在此开展龙舟训练,桨声水影交织,充满青春活力。

  罗忠义介绍,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公园湖泊、人工河道等,都设有龙舟训练基地,除了专业参赛选手,也能看到很多业余龙舟爱好者组队训练的身影。一些社区、企业也积极组织龙舟队伍,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训练和比赛。

  如今,龙舟运动不再仅仅是特定节日的民俗活动,也不再局限于专业赛事,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全民健身的热门项目。

  目前,许多中小学将龙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龙舟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组织学生参与龙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些高校还成立了龙舟社团或专业队,参加国内外的龙舟赛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龙舟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龙舟运动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龙舟竞渡,一些地方还推出了迷你龙舟、亲子龙舟等趣味项目,降低了参与门槛,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参与。这些趣味龙舟项目更加注重娱乐性和参与性,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龙舟运动的魅力。

  此外,一些地方将龙舟赛事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些地方通过举办龙舟赛事,带动当地旅游、餐饮等产业的繁荣,龙舟文创产品也成为了消费市场的新宠。

  罗忠义表示,国际龙舟联合会(IDBF)、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龙舟委员会等组织也在积极推动龙舟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龙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凝聚的品格写照,也与现代体育精神高度契合。